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卢志毅教授和王爱英教授及其团队,阐明了腐蚀性阴离子Br-在镍基阳极上的腐蚀机制,为海水电解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贡献。这项研究已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
电解海水制氢被视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可持续能源转换与储存方案,有助于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目标。然而,阳极的耐久性不足限制了海水电解制氢的广泛应用。
在前期对海水电解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海水电解中阳极的腐蚀机制。研究发现,除了Cl-外,Br-对镍基阳极的影响更为显著。
电化学实验结果显示,镍基阳极在含Br电解质中的耐腐蚀性较差,腐蚀动力学较快。
原位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Cl-倾向于在镍基体上形成狭窄深凹坑的局部腐蚀,而Br-则倾向于造成宽浅凹坑的广泛腐蚀。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微推弹性带模拟,腐蚀行为的差异可归因于Br-在钝化层中的扩散速度较慢,反应能低于Cl-。
此外,对于具有催化剂的镍基电极,如NiFe-LDH,Br-在电解过程中会导致催化剂层大面积脱落,从而使性能迅速下降。
尽管Br-在海水中的浓度较低(0.53 mM),但其对镍基体的腐蚀影响显著,值得关注。
本研究对Br-和Cl-在镍基阳极上的腐蚀机制的探讨,为设计和合成持久稳定的海水电解阳极提供了重要指导。
本文来自作者[肥山]投稿,不代表万维景盛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ssdhost.com.cn/keji/202505-93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万维景盛的签约作者“肥山”!
希望本篇文章《研究人员揭示了海水电解过程中阳极腐蚀的机制》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万维景盛]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卢志毅教授和王爱英教授及其团队,阐明了腐蚀性阴离子Br-在镍基阳极上的腐蚀机制,为海水电解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